去過德國的人,都會覺得德國城市綠化環(huán)境好、空氣質量高。究其原因,不得不說,德國全社會對能源、對環(huán)境有一種近乎敬畏的態(tài)度,德國政府、民間機構及社會民眾的節(jié)能意識非常強。 在推動生態(tài)節(jié)能建筑上,德國更是不遺余力。推動建筑節(jié)能環(huán)保這一浩大艱巨的工程,不僅需要建筑設計與工程技術層面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以及有效的資助措施機制。德國的建筑節(jié)能走在國際前列,取得了突出成就,這對正在推動城鎮(zhèn)化建設、節(jié)能建筑快馬加鞭的中國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德國在既有建筑節(jié)能改造上的豐富經驗
德國一方面制定有關規(guī)章制度,從政策層面加以引導,例如,根據歐盟能源效率規(guī)程,每年要對3%的公共建筑進行節(jié)能改造;另一方面通過設立專門的基金(如KFW基金),提供低息貸款等方式,加大資金投入,推動舊房節(jié)能改造。改造目標主要包括提高建筑舒適度、降低建筑能耗、減少環(huán)境污染等。改造內容包括增加建筑外保溫設施;更換高效門窗;對供熱系統進行了大規(guī)模改造,拆除褐煤供熱鍋爐,安裝熱氣鍋爐和燃氣發(fā)動機熱電聯產裝置;將居民的燃氣熱水器改為供熱公司集中供應熱水;改造樓內采暖系統,安裝新的散熱器和自動溫控閥等。
國內外在建筑更新、舊房改造方面的探索
原建筑南立面窗戶較小,窗地比不能滿足辦公使用需要?,F將窗戶加大,在窗戶上部加設金屬遮陽,既提高了綜合遮陽率,又給大進深空間帶來充足的采光。同時利用原來部分錯落的走廊陽臺在室內形成多個上下貫通的小共享空間,形成拔風效應,改善了室內的小氣候環(huán)境,使用者可以在室內欣賞到北側外部庭院內的全部景觀。
在改造設計中,我們以辦公建筑的時代特點和節(jié)約社會資源為出發(fā)點,保留了建筑原有結構體系,拆除了以粘土磚為主要材料的建筑外墻和內部隔墻。改造后的外圍護結構采用了輕質、高強、耐火及隔熱保溫性能高的200mm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內部隔墻采用了具有高強度、高隔聲率材料制成的可拆卸隔斷,可以對內部空間靈活分隔,營造出更加開敞的現代化辦公空間,減少今后由于變更使用要求造成的二次裝修浪費。
為了更加有效地降低建筑能耗,保護建筑結構及室內裝修。我們對維護結構進行保溫隔熱處理,在屋面與地面以及冷橋處采用40mm厚EPS聚苯保溫板,避免了內保溫冷(熱)橋帶來的弊病。
門窗與幕墻采用的遮陽系數:0.4>SC>0.3,厚度:6+12+6mm斷橋鋁合金中空玻璃,具有強度高、保溫隔熱性好、剛性好、防火性好、耐大氣腐蝕性好、使用壽命長、美觀等優(yōu)點。
原有排水系統被全部保留,并在屋頂增設太陽能熱水系統,用于衛(wèi)生間和底層餐廳。衛(wèi)生間全部采用節(jié)型水器具,空調將原有的分體機系統改為多聯機系統,既可分戶計量,又適合辦公需要,調節(jié)方便。
【西班牙畢爾巴鄂IDOM 集團總部大樓】
在改造設計中,我們以辦公建筑的時代特點和節(jié)約社會資源為出發(fā)點,保留了建筑原有結構體系,拆除了以粘土磚為主要材料的建筑外墻和內部隔墻。改造后的外圍護結構采用了輕質、高強、耐火及隔熱保溫性能高的200mm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內部隔墻采用了具有高強度、高隔聲率材料制成的可拆卸隔斷,可以對內部空間靈活分隔,營造出更加開敞的現代化辦公空間,減少今后由于變更使用要求造成的二次裝修浪費。
建筑的立面可以高效地抵擋多余的紫外線輻射,但不會影響建筑物內部的觀景視野,控制了陽光照射也就進一步控制了能耗。所以設計師在建筑立面上使用了遮陽板,就像是屋頂的設計在垂直面上的拓展:外圍綠色層疊的遮陽板配合面向運河突出的陽臺、大樓入口、立面上的消防通道和其他區(qū)域,形成一種折線的走勢。在改造過程中,建筑設計師們做了幾種設計,但最終還是采用了一個水平線策略,這樣可以使美學、成本和維護之間的平衡達到最優(yōu):HEA 鋼材支撐的壓制鋁材+AISI 316 無瑕鋼制螺絲。建筑圍護結構由鋁制復合物、隱藏的防火巖棉和高效能玻璃構成。外圍板條和玻璃幕墻之間,為清潔玻璃設計了作業(yè)平臺。
室內裝潢是現有元素與新設計的融合。建筑原始結構中的大部分柱子沒有被掩蓋。原先將貨物送達屋頂的升降機現在被漂亮的樓梯和玻璃幕墻所取代,里面可以看到辦公室,外面則可以看到運河。建筑物頂部的二層樓曾經是貨物升降機機器噪音所充斥的地方,而現在已經被改造成為圖書館,在安靜的空間里讓靈感迸發(fā)。
在一層,三根柱子被移除后,騰出400平方米的展廳。在中間占據一定高度的承重梁決定了房間的設計:一片連續(xù)的木板覆蓋了地面,內墻和天花板,適應承重支柱的走勢,像船體一樣形成了海洋波浪般的幾何曲線。
【節(jié)能環(huán)保】
建筑擁有創(chuàng)新的節(jié)能措施:低消耗水龍頭等清潔設備;安裝于房頂草坪下的雨水儲蓄罐,用于花園自動噴淋灌溉;自動光照調節(jié)系統,建筑立面上的遮陽板,屋頂上的光伏板以及基于水循環(huán)系統的供熱通風與空調系統。針對后者,設計并安裝了集暖通空調和照明設備于一體的不同顏色的房梁——冷梁。 與其它類似建筑能耗比較,這項舉措節(jié)能60%。
草坪屋頂對周邊城市環(huán)境帶來眾多額外好處,比如降低熱島效應、屋頂綠植吸收噪音和二氧化碳。大樓一層的地表水存儲罐可以儲存雨水。
冷梁整合了水電池、燈具及照明傳感器并安裝在已有的巨大房梁之間,由于這些房梁裸露在外,其 巨大的體量產生的熱惰性能夠減少白天和夜晚之間以及暖通空調系統開啟和關閉時段的溫差。水系統帶動暖通空調系統運行,無需機械部件便能為電池充電,有助于建立一個有效而持久的系統,而且只需極少維護:無需安裝通風擴散系統,地面的空氣緩慢上升,空氣溫度也逐漸上升,到達天花板時與電池接觸,然后通過自然對流下降,這樣的通風方式不但舒適而且無噪音。
房梁的顏色使工作區(qū)的氣氛更加友好,避免了開放式辦公空間單調的天花板,使員工在辦公室就能看到只有坐在樹下才能看到的綠色和赭色。
【谷歌新總部】
整個新總部就像是巨大的溫室,未來將相繼壘砌起多個建筑群,樓層與樓層之間可以加裝或拆卸,大玻璃罩子則可以改變形狀以適應植物的生長速度,以及新建筑的高度?!捌鋵嵐镜臉嬒胂喈敽唵?,就是希望建筑能像 APP 一樣,需要時就能即時更新、改變?!必撠煿雀璺康禺a業(yè)務的副總裁大衛(wèi) · 拉克里夫的概括,一定程度上傳達了谷歌對于新技術、新價值的想象。
據《衛(wèi)報》的報道,谷歌新總部就像一座「可移動的中央公園」,除了跑道、自行車道以及停車場,為了適應公司的新理念「在自然中辦公」,還慷慨地規(guī)劃了 12 萬平方米綠地,約占新建面積 (23 萬平方米) 的一半,而目前的總占地面積約為 37 萬平方米。
其實,舊建筑的再利用就是節(jié)約能源和資源的再利用,舊建筑的更新避免了建筑垃圾的產生, 從而減少了對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同時也豐富了現代城市的社會生態(tài)。
舊建筑改造在生態(tài)、形態(tài)和情態(tài)諸方面的認識和實踐,對今天的城市更新有重要作用,但它最寶貴的還是它所體現的生態(tài)建筑文化的思想內涵和這種思想方法所必然導致的人與居住環(huán)境的價值觀,這就是新與舊、傳統和現代是有機統一的。